|
我國南方山區(qū),生長著各種竹子,若能掌握竹子的多種利用方式,在野外活動中會受益匪淺。
9 W* E# T& p' u% ?* `
& q+ G9 A. h0 h' h, o& `
0 k9 J. t7 a& i# d4 u0 j( v8 n4 Z3 v& E" k) D7 |
) A f& r0 ~; ~5 ^6 I! ]# Q 捆物:選不太老的竹子,把富有韌性的竹子表皮劃出,按需要剖成適當(dāng)粗細(xì),即為竹蔑,用于捆物。多股竹蔑編織而成的竹蔑繩,可以用來攀登絕壁。1 T, Y$ a4 z0 W
: Y- Z- F' }( P& C$ }
" {2 B( ?3 g" I. P" z! d) F$ v6 M
( P: b* }9 n5 b4 f8 b/ g
生火:竹子表皮含有油質(zhì)、特別易燃。在野外下雨時找不的干燥引火物時,可將竹子表面水揩干,用小 dao把竹子表皮刮削成細(xì)絲,作為引火物,效果很好。
* G8 Q% G) P' y) u: o) @, [$ t1 d) T0 q$ R" J5 a
9 E: X- t4 C D: d
# ~7 Y+ d8 J( s7 I
2 K: Z7 O* H7 Y; L0 r
竹子的妙用1 }- P7 w6 ]8 [( z
; _' O3 v( e* s: M- A8 f8 }
, B4 c, A5 u: M8 o- a5 R0 d0 M, N& C+ H2 W% W7 z
0 L+ }7 _+ c$ |: L# k& _, v
裝水:將直徑較大的竹子砍成1.5—2米的竹筒,用削尖的長木棍將竹筒各竹節(jié)打穿,就成為裝水的容器。這種竹筒適用于營地與水源相距較遠(yuǎn)時取水用。也可用較小的竹子做成小的裝水容器,配上塞,可隨身攜帶。1 L- H! F& R' M; Q
* |( ]6 T# T7 v* m9 I
7 M8 E: s/ m* T h" y1 {
7 m6 W+ T+ G' K* I( Z; X1 R
4 \" ]- q! U S( }9 P! {
做杯子、盆子:把粗細(xì)適度的竹子砍成長約15厘米,一端留有竹節(jié),另一端砍成呈45度的斜面,用刀把面剝削光滑,遂成喝水或喝湯的杯子。制做時若把竹節(jié)處的竹枝留下一截,便可做成有把的湯勺。將粗大竹筒兩端的結(jié)留下。從竹筒三分之一處劃開,就是一個很好的裝菜盛湯勺的竹盆。 s! M9 Q4 m' |8 `
& @1 |: i6 d( y% P$ N6 H+ q: C* [: c2 G' o# O6 X
- ?7 i, l2 a0 G' _. z* ^0 n. ]% v' O/ V$ N- \5 L6 ~/ \% B. h+ z. l
做床板:潮濕的地方露宿,可以砍一些粗大的竹子,將其砍成兩米長的竹筒,用砍dao在每一竹結(jié)把竹結(jié)砍破??称茣r應(yīng)注意各結(jié)的刀縫不要在同一直線,各個竹結(jié)都被砍破后,用刀從竹筒的一側(cè)把竹筒剖開,加以踩壓就可以得到一塊竹排。2—3塊竹排(視竹子大小而定)便可鋪成一張床。若無大竹,用小竹若干根、逐一鋪平,用藤子或竹蔑綁扎牢固也可以做成床板。
. Q8 J0 d8 {6 h0 R' z! o" E6 y/ k
( z6 K1 _7 A* D
3 c' @2 N' S+ H# [- B" s, q
% H1 n; l9 R1 Q$ {( t3 g9 L. Q% n
) A" r( ?' U, \ c 做鍋:直徑5厘米以上的竹子,把它砍成60—80厘米長的竹筒,竹筒的一端要有保留完好的竹節(jié)。用芭蕉葉或冬葉(熱帶叢林中的一種植物)卷成與竹筒長度相等的圓筒置于竹筒內(nèi),將淘洗干凈的米倒進(jìn)筒內(nèi)后,注入清水,水比米高10—15厘米,用樹葉或芭蕉葉把竹筒口塞緊,將竹筒口向上斜架于火上燒煮。因水傳熱,竹筒不會燒壞。通常40分鐘可煮熟米飯。用竹筒燒飯時,要經(jīng)常轉(zhuǎn)動竹筒,讓其均勻受熱,若不要芭蕉葉或冬葉襯于筒內(nèi),同樣可以煮飯,唯飯燒好后需用刀將竹筒燒糊的部分削去,把竹筒劈為兩半,才能取出米飯。用竹筒燒菜燒水的方法與燒相似。燒菜時若需攪拌可用一根比竹筒長些的木棍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