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jù)鳳凰衛(wèi)視玄學大師講解 今年屬羊者必須計較自不必說 另外姓楊及其他與羊同音的姓者 以及屬雞者也應(yīng)該計較一下% B+ X+ h1 J) A& a5 v4 p
5、三界: o# ]* t) R9 P' W/ b0 s& N& M
人是三界生的,天賦人的性,地賦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說三界是人的來蹤。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才能返本歸根。人只知有個身我,不知天上有個性我,地府有個命我,性化了,天上的性我得天爵。道理明了,地府的命我得人爵。所以一人本有三身,可惜人人都不知道呀!
1 W+ o) _) x6 ^) x5 P8 J' q8 f9 j 我所講得‘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華,儒家的三綱是一樣的。
6 R! _0 p g4 N- c% u 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皈依佛,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盡情理就是皈依僧。
; R) Q- P6 p( k( s; V. Y 道家的三華就是性心身。性華開天理足,心華開道理足,身華開情理足。: c [4 O( N& ?- u) [# v0 B; `5 M
儒家的三達德就是性心神,性存天理有仁,心存道理有智,身盡情理有勇。' u3 m e4 Z" p% b
三界就是三教,儒家從立命作起,道家從練身作起,佛家從養(yǎng)性作起。. w3 o: Z& |8 Z3 o
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盡情理要藹和。
' T. [2 W( b8 ^! _" _3 T1 I 性心身三界不太平,是因為三界中有三個賊,一稟性[又名氣稟性],二私欲。三不良嗜好。要想三界太平,就要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賊,用道理捉拿心中的賊,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賊。
m) L% p( ~4 U 三皇是天皇地皇人皇,人說是上古的三位皇帝,我說天皇是玉皇爺,管人的性,人要是動性耍脾氣,天就降災(zāi),地皇是閻王爺,管人的命,人要是壞了良心,違背倫常道,地府就降病,人皇是人皇爺,管人的身,人要是犯罪,國法處罰。三皇管人的性心身三界,是為了叫人學好。
3 `! |: m/ l1 }2 Q- D W 心里尋思別人不對是心病,性里常發(fā)脾氣是性病,心病引起性病,性病必引起身病,能反過來病就好了。
4 J* S; t6 v) T) `2 B1 C 性界清沒有脾氣,心界清沒有私欲,身界清沒有不良嗜好。性不清沒有福,心不清沒有祿,身不清沒有壽,所以要清三界。
7 q w: a7 y# Y* U: z' `' q 三界的病我全會治,必須分開三界、清理三曹。身無不良嗜好,身界就沒有病,心無私欲,心界就沒有病,性無脾氣,性界就沒有病。心性的病,非用道治不好,吃藥是沒效的,可惜人都不知道!; F9 ?9 Z t" ]6 _- `' H7 i. g
人生要道就是去貪、去爭、去攪,貪的虧天理,欠天上債,爭的虧道理,欠人間債。攪的虧情理,欠陰間債。倘若三個字都范了,欠三界的債,那能有好結(jié)果?
8 V2 e( s$ k9 f' P2 H/ L: m4 I 貪就是過,爭就是罪,攪就是孽。' f1 Q0 r3 k8 O8 [, l. Q
好抱屈傷心,不抱屈保氣保命。好后悔傷性,不后悔保性保福。好怨人傷身,不怨人保身保壽。人能不抱屈、不后悔、不怨人,三界都不受傷
4 B5 O. _2 T1 x/ q. [9 \2 f5 r 我也有個三省,一省性中有沒有脾氣?有人拂逆我的時候,我的性里起什么作用?二省心里知不知足?有沒有偏私?吃虧的時候,心里是什么滋味?三省行為正不正當?確實會做什么?這就是我的三省。; v1 q3 ~, U' p g( S, @. v( }
我也有三綱領(lǐng),就是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我也有個八條目,一不貪、二不爭、三不抱屈、四不后悔、五不怨人、六不著急、七不上火、八不生氣。若能作到不費金錢、不費力氣,不但成道,還能成佛。2 }. Y2 g/ s( T9 P. C
人有三寶就是性心身。性屬水、心屬火、身屬土。水是人的精,土是人的氣,火是人的神。精足有智慧,氣足有發(fā)育,神足有靈。像燒磚似的,先用土坯,在用火燒,最后用水澆,才能堅固。大家講性心身,講幾遍就等于燒幾把火。講透了‘三寶’足,勝享百官之富。% }1 y; `% l7 E P) R: h
能忍則性了,知足則心了,勤勞則身了,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好不了0 z" ], N j& B,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