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購氣的,都是限量 。理由是IC卡系統(tǒng)升級 疑問中
2 i: i) W9 j! ^* H9 E2 l# w 大家 看看這篇文章 來自新浪的
! w' `. A2 P9 S4 c$ X l# i發(fā)改委正論證6套天然氣價改方案 確定將漲價
5 p, O( ?( j1 R! r/ R3 m- K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8日01:34 國際在線 * N5 G5 U' F+ v- s+ e- g$ z: A
“關于天然氣價格改革,目前一共有6套方案?!?月12日,在北京舉辦的2009天然氣市場發(fā)展論壇上,中國城市燃氣協(xié)會權(quán)威人士證實,國家發(fā)改委正組織專家,對這些方案進行論證。6 P) I0 l/ Z: \8 ?. c
( E- @. c' f/ |( E! } 改革方案與國際天然氣價格逐漸接軌的大方向已經(jīng)確定。國家能源局的官員此前表示,天然氣價格改革將是2009年工作重點之一。4 }0 P( a* {/ A1 a8 E
9 E! M8 X/ V/ D- W+ B" t9 W “與國際接軌理順價格的過程,就是漲價的過程。”上述權(quán)威人士向本報透露,明年初,以土庫曼斯坦天然氣為主氣源的西氣東輸二線就要建成通氣,中方必須提前拿出價格應對方案;最遲到下半年,負責西氣東輸計劃的中石油就要拿國家批準的定價方案和用氣地方政府進行價格談判。+ R8 _& }" i- G! y% [+ w
( @0 o8 z! U" G2 s& R
以西氣東輸二線建設為契機,天然氣價格改革提上日程。氣價改革的主要任務,就是在與國際對接和末端用戶的承受能力之間尋求新平衡。7 W" \' U* P, F6 G" x
; T% V! W K) B% h& V2 x
改革限于陸上天然氣7 ?/ R; X* L( }6 w; Z8 L
7 d8 S5 }& x: [- Z% @8 \5 w
中國662個城市中已有近200個城市建有天然氣管網(wǎng),去年天然氣供應總量達到807億立方米。預計2010年,供氣城市將增加到270個,天然氣消費將達到1500億立方米。屆時中國天然氣供需缺口約300億-400億立方米,而到2015年,缺口還將擴大到500億-600億立方米。6 ], E/ M) ?# t" h& W( F
6 Q* b4 x+ t u. S3 s
西氣東輸二線從新疆霍爾果斯口岸至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qū),年設計輸氣能力300億立方米,2010年開始供氣。加上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補充氣源,可供中國的中亞天然氣有望達到每年450億至500億立方米。
4 z# b9 s! s: L+ O' m
5 \! `3 w: ^7 R: X8 b 除二線之外,國內(nèi)天然氣長距離運輸管道還有建成的陜京線、西氣東輸一線和在建的川氣東送工程,加上規(guī)劃中的緬甸管道和東部沿海LNG資源的引進,2010年前后,中國將基本形成橫跨東西、縱貫南北的天然氣運輸網(wǎng)絡。" J$ j5 S) c" K2 u. o% o2 K
5 d) I" p. w, [" W, f& z: n( v
但由于目前國內(nèi)天然氣價格較低,與進口氣價差較大,致使進口天然氣價格談判艱難。
( {3 h/ _5 M" h. ]
/ G0 X* f8 T9 q' D; L. w5 b& d6 E 目前,中國城市天然氣價格包括出廠價、管輸價、城市管網(wǎng)價三部分。出廠價加管輸價形成門站價。零售價中還包括1元以上的城市管網(wǎng)價。各地零售氣價因管輸距離以及各地經(jīng)濟情況有所不同。美國天然氣是同等熱值汽油價格的80%-90%,中國為30%。中石油集團相關人士曾直指“價格偏低”。
6 {: y& w6 `' r( J8 Z3 G
. n- M) t) ~: n" h) v |: @ 目前西氣東輸一線到上海的門站價為1.4元/立方米,氣源來自中石油旗下新疆油田和長慶油田。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中亞天然氣的口岸價約1.7-1.8元,如果以此基準推算,加上長途管道運輸,二線到內(nèi)地各城市的門站價不會低于2.6元,到終端城市廣州的門站價可能達到3元左右。, x7 N# O+ D' Q- }7 T/ i9 d$ L
/ E" V+ e1 ^/ N, V! n “改革僅限于陸上以管道運輸為主的天然氣,不會涉及海上氣源。”中石化咨詢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所副所長李良說,新的定價機制對中國天然氣產(chǎn)業(yè)影響深遠。李良認為,與國際接軌很難一步到位,西氣東輸二線投產(chǎn)后,虧損運行的局面可能還要維持一段時間。4 U) { K: O1 L9 F; W( Z& v9 o
2 b. e/ Y; B, [, Y* g- ]# I4 R. R- x 上游企業(yè)主張加權(quán)平均定價
. o, n6 U( {8 f$ E7 E
/ [8 j/ ^( _0 B6 j( B# `5 n2 v5 N 價格改革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涉及天然氣產(chǎn)業(yè)鏈上、中、下游多個利益主體,為爭取自身利益,有關各方不惜斥巨資進行調(diào)研,拿出自己的改革方案。在目前匯總到發(fā)改委的眾多方案中,圍繞天然氣定價,就有加權(quán)平均、一氣一價、上下游價格聯(lián)動等不同主張。; d% l$ O3 z/ b' q9 H7 I/ u
8 K% C y/ d. Y8 j x
作為上游油氣田開發(fā)商的代表,四川石油企協(xié)副會長周志斌主張進口天然氣與國產(chǎn)天然氣的價格對接采用“加權(quán)平均”的形式。: ?0 q1 K% J; y. S2 U! O
1 N( `; R- L& W2 G/ l/ h4 K9 d 其具體定價辦法是:進口天然氣按到岸完稅價加國內(nèi)管輸費確定,按照進口到岸完稅價+合理利潤+國內(nèi)管輸費的原則定價;在進口氣和國產(chǎn)氣的管道連接點實行加權(quán)平均的到區(qū)門站價格,進口氣價格和國產(chǎn)氣出廠價格根據(jù)其供氣量和管輸路徑進行加權(quán)平均,得到管道連接點的綜合門站價;門站銷售價格根據(jù)不同來源進口氣價格和國產(chǎn)氣出廠價格、來氣點到基準點的管輸費和進氣量加權(quán)平均確定。
2 S4 u' W7 }6 f: u7 a( ?
5 Q- i; s" e P& O5 m7 t 鑒于多氣源管道聯(lián)網(wǎng)后很難區(qū)分用戶使用的氣源和管道運輸路徑,周建議國家直接管理主干管網(wǎng)管道出氣點的門站銷售價格,對其實行指導價或限價。門站銷售價在國家基準價格或指導價格的基礎上,通過與用戶談判,可以最高上浮10%、下浮不限。0 s2 V7 J- X. x u; y5 @; ` W1 C
5 k4 f3 f* { W( c7 c! i( i 周還主張將分類出廠結(jié)構(gòu)氣價歸并,統(tǒng)一到區(qū)門站價,并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聯(lián)動?!皻w并以后,各油氣田天然氣出廠基準價即與國際油價掛鉤聯(lián)動,由發(fā)改委每季度調(diào)整一次。”他說,掛鉤聯(lián)動的國際原油價格范圍為40~80美元/桶,在這個范圍之外時,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不再與國際原油掛鉤聯(lián)動。
& x4 K5 h7 e' @( l8 Z& G1 D$ }
/ k3 f: y4 `2 U- m 一氣一價與上下游聯(lián)動
! d) ~" U3 d3 ~: Y, ^: y* z, ^& C+ J' l& f8 }7 I7 T3 ~* B
加權(quán)平均價得到了參與油氣開發(fā)和管道運輸?shù)纳?、中游公司的普遍認同,中石油即傾向于這種定價辦法,陜京輸氣系統(tǒng)也采用該辦法。但是中石化咨詢公司李良認為,加權(quán)平均看起來是與國際價格對接掛鉤,但操作很復雜,實際上做不到。目前中石化負責川氣東輸管道鋪設。
( ~) P, x/ V) {/ V! x' ^- e# f1 z1 g. O7 |7 q! U! j! h3 q" A
李良主張一氣一價?!皟r格改革的核心問題是盡可能讓終端慢點漲,因此需要合理劃分上、中、下游各方利益,一氣一價是最為方便的辦法?!?font class="jammer">9 G8 S, G3 y7 K' v
; A, l4 z/ t. y8 b* H- \0 K 要讓終端氣價回到用戶可以接受的范圍內(nèi),李認為關鍵是打破區(qū)域壟斷。他說,“從產(chǎn)業(yè)鏈條來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在分享天然氣的上、中游市場,沒有形成壟斷,倒是門站以下的區(qū)域壟斷最為明顯。”6 n& T( Y! n0 b
K1 S* l4 ^9 D+ \: B- x, y& q
區(qū)域壟斷來自三個方面:天然氣管道過境的規(guī)劃壟斷、坐地加價的體制壟斷和地方政府定價權(quán)的價格壟斷。“目前定價機制是,上、中游國家定價,下游地方定價?!崩盍颊f,門站內(nèi)定價很不均衡,有些地方加價過高。1 V# j; m- F- H
* A2 X+ w: K; X% @$ d) ^9 h
而處于產(chǎn)業(yè)鏈末端的城市燃氣公司,則希望確立上下游價格聯(lián)動機制。; W# t0 Y- t8 O$ H0 y3 W1 r
+ D- K4 _8 T9 g
中國燃氣總工程師袁賡認為,目前價格體系缺乏上、中、下游價格聯(lián)動,城市燃氣企業(yè)負擔過大,而且價格缺乏彈性,小用戶與大用戶,冬季與夏季,批發(fā)與零售,民用與工業(yè)、采暖用氣,沒有明顯差價,企業(yè)也沒有浮動價格的權(quán)力,增大了運營風險。
& U$ U. L, e2 F9 w% @% t
7 ^% n1 Z; Z9 K& u* o* r “針對不同用戶,也應有不同價格?!彼f,比如低保戶,可以執(zhí)行特殊優(yōu)惠價,但沒有必要惠及全體城市居民,這樣不公平。/ T+ [( ]% |% }- Y
) o8 f% ~9 T9 u+ ]2 ^; T0 z 袁的意見通過中國城市燃氣協(xié)會上達決策部門。該協(xié)會參與了完善天然氣價格機制的前期研究和西氣東輸二線天然氣價格評估等工作,他們的基本主張有兩條:建立城市燃氣價格與上游資源價格漲跌聯(lián)動機制,銷售價與門站價聯(lián)動調(diào)整;在保障用戶合理消費的前提下,實行差別化、季節(jié)性和階梯式城市燃氣價格機制。
/ ~, g9 `0 N# [! D
: D5 S0 V* E: J6 G" E( X. H) G, @ 不管改革最終采用哪種定價辦法,業(yè)內(nèi)人士普遍認為,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已經(jīng)迫在眉睫。
% n9 z4 k6 c+ q$ l3 u
; V% D! U7 Y# g8 K. U “早在2005年,我們就提出了理順天然氣價格機制,但由于當時國際油價太高和擔心加劇通脹壓力沒能實施?!敝苤颈笳f,目前國際油價大跌,國內(nèi)通脹壓力減輕,天然氣用戶的價格承受能力并沒有明顯降低,天然氣供需矛盾依然很突出,“與國際油價掛鉤,現(xiàn)在是最佳時機”。(來源: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 記者 李明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