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著“好婆婆”獎牌,好婆婆們樂得合不攏嘴 實習記者王樂攝
7 k, y L3 I7 m: i D4 c7 ]1 k, z
# M2 r: F Z! I( Q9 v “婆媳親、全家和”人人都懂,可談及婆媳關(guān)系,人們總想到“十對婆媳九不和”的俗語,昨日,戶縣秦渡張五橋村用一場別出心裁的頒獎禮,從全村婦女中評選出“好兒媳”、“好婆婆”獎,向大家詮釋婆媳關(guān)系并非“難念的經(jīng)”。/ y( w/ K3 d0 o3 Z8 e: L' r. d
昨日下午,張五橋村廣場上鑼鼓喧天,鞭炮隆隆,村民們扭起了秧歌,吼著秦腔,一片歡樂的氣氛。舞臺中間,十位年逾花甲的老奶奶身披紅綢帶,手捧金光閃閃的獎牌,一個個樂得合不攏嘴,獎牌上“好婆婆”幾個大紅字體十分醒目。舞臺下,六位中年婦女手中則捧著寫有“好兒媳”字樣的獎牌。原來,張五橋村正在舉辦一場別出心裁的頒獎典禮,為全體村民選出的孝順兒媳、慈祥婆婆披紅綢并頒發(fā)獎牌,以此鼓勵全體村民融洽家庭關(guān)系,孝敬父母長輩。( M, N* B! J ?) f# r) @8 T
六位“好兒媳”中,只有39歲的張水云是獨自一人來到頒獎現(xiàn)場,她的丈夫常年外出打工,17歲的兒子在西安城區(qū)上學,家中只有65歲的婆婆在,且婆婆因患病多年基本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張水云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在家照顧婆婆,且一照顧就是七年。
* G3 J) Q8 d' q {* g# g# O “七年來,水云就沒出過遠門,她婆婆可一步也離不開她。”鄰居們說到張水云,無不豎起大拇指,張水云的婆婆每年夏季還可勉強走幾步,到了冬天便下不了床,張水云除了干日常家務外,每天給婆婆做飯、洗腳、按摩甚至剪頭發(fā),天晴時,還用電動車載著婆婆去村道里遛彎透氣。/ x( @% y' B$ J
匆匆領(lǐng)完獎后,擔心婆婆小解不便,張水云便急忙往家里趕,談到為照顧婆婆七年都沒怎么出過門,會不會覺得委屈,張水云笑著說,自己不在家時,老想著婆婆連口熱飯也吃不上,總是放心不下。) |: q+ i% e) {9 r$ n3 q1 `
張五橋村村委會主任張孝昌說,這是村里第一次組織“好兒媳”、“好婆婆”評選活動,旨在呼吁大家在處理婆媳及家庭關(guān)系上多點真誠,多點耐心,除此之外,村里還評選出了三戶“衛(wèi)生示范戶”,三戶家庭關(guān)系融洽的“和諧家庭”,這些獲獎者都是由全村村民自發(fā)投票選舉產(chǎn)生,今后每年都會舉辦該類頒獎典禮。本報記者侯希4 V7 o3 j: f% |$ l, E9 D
. p Q+ C/ e) h" ?+ C0 W1 ~& ]4 Y J- q$ o8 A*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