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兩對夫妻同時到一位終生研《易》者面前來求教。因為這位研《易》者在世人的心目中是一位賢哲、先知、達人。他所預測過的無論任何事都無一不驗。而這兩對夫妻原本是同某單位大學的同班同學,他們在同某單位大學的同一個班里讀書,同時戀愛,畢業(yè)后又同時結婚,同時生子。本來在別人看來他們的婚姻很不一樣,都以為第一對夫妻也就是小A和小B這一對婚后一定會非常幸福,而第二對夫妻也就是小C和小D這一對,因為他們二人的智商比第一對夫妻相差太多,至少差一半。在外人看來第一對夫妻至精至極。而第二對夫妻至憨至厚,他們婚后的生活一定趕不上第一對夫妻幸福。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小A和小B這對夫妻婚后一直生活在痛苦中,而小C和小D婚后卻一直生活在幸福中。本來這兩對夫妻的生活質量就截然相反,然而他們又同時生育了后代,這給兩對夫妻本來就相反的生活質量更加拉大了距離,因為小A和小B生育的孩子是白癡,而小C和小D生育的孩子不但完美無缺而且非常聰明伶俐,特別愛人。這就令第一對夫妻更加痛苦而第二對夫妻更加幸福。
9 e) F* ]6 Q: D$ ` 一個星期天兩對夫妻在公園里碰了面,第二小C和小D對夫妻問第一對夫妻小A和小B說,你們一定是來這里享受生活的幸福了?第一對夫妻無言以表。過了一會,他們反問第二對夫妻說,這么說你們一定是來這里享受生活的幸福了?你們真的感到生活是很幸福的嗎?第二對夫妻據實以告,我們感到生活很幸福,難道你們不是嗎?第一對夫妻也據實以告,我們覺得生活是很痛苦的。你們?yōu)槭裁从X得痛苦?第一對夫妻說不出原因。他們反問第二對夫妻,你們?yōu)槭裁从X得生活幸福?第二對夫妻也說不出原因,于是兩對夫妻決定去找那位世人心目中的那位賢哲、先知、達人的終生研《易》者。7 E0 B3 x3 D, P3 t+ @
兩對夫妻來到研《易》者這位老先生的面前,各自敘說各自對生活的體味,老先生明白了一切,對他們說,我這里有一個世人生活的幸福公式,你們回去自己計算。只要用心計算,你們要的答案就會得出來。9 _9 ?7 z1 J/ A
兩對夫妻各自回到家中,急于要求出他們答不出的答案,然而他們更好奇對方的答案,于是按他們打開那位研《易》者交給他們的公式,計算著對方的答案。那個公式非常簡單,原來人生生活的幸福是:真+善=美(幸福)。而計算的方法是使用人的商情來計算,真就是智商,善就是情商。公式使用《易》算的簡便算法來計算的。按照公式列出的商情表有兩種情況,一是人的商情總值為十,但一旦商情總值達到了十就要返回為零,二是兩種商情也就是智商和情商加在一起的總值為十,其中一種商情高另一種商情就低,如果高到了極點,就變成了第一種情況,變?yōu)榱懔?。那另一種商情也就極高反變?yōu)榱?,也就是說沒有了,反之亦然。
" ^. e6 j$ z2 Y" k9 V8 B 兩對夫妻很快就求證出答案來。第二對夫妻按照公式的計算,小A和小B兩個人都是智商達到了極點沒有情商,因此他們二人結合以后的智商和情商都為零,也就是說他們成了一對白癡夫婦,所以他們生育的后代也就是個白癡。當小C和小D求得結果以后說,他倆聰明的過了頭,比白癡還白癡,也難怪他們會生出白癡的后代,更難怪他們對生活是那樣的痛苦!而第一對夫妻求證出第二夫妻結果正好和他們自己的答案相反,小C和小D結合成了一對人生商情值剛好位于商情表的正中,也就是說,智商為五,情商也為五。這對夫妻一下子明白了原來“中庸之道”才是人類生活的最高境界,難怪他們二人能生育出那么精明伶俐完美無缺的后代,對生活感到無限的幸福。8 L/ N. K7 j' N4 c) n
當第一對夫妻明白人生必須對世人獻出自己的真心和感情的時候,非常后悔自己當初找對象時一心要找一個特精的人,為自己以后經營生活才不能吃虧的想法而感到極端后悔時,他們多想再從新經歷一回那段人生而改變當初自私的做法,可是他們已經處在現實的生活中,任憑他們怎樣地后悔也是無法改變現實了。 |
|